首页 > 2023版本 > 媒体聚焦 正文

媒体聚焦

【中国农垦杂志】宁夏农垦:锚定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三大建设”取得新成效

稿件来源:《中国农垦》2025年第3期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15:54

  近年来,宁夏农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垦“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农垦“两大行动”,深入实施“1484”高质量发展战略,整体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2024年,宁夏农垦集团资产总额388亿元,营收50亿元,利税总额3.2亿元,位列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第172位。

微信图片_20250318164228.jpg

宁夏首个5A级景区——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一、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壮大

  宁夏农垦紧紧围绕宁夏“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种植业稳中有进。深耕80万亩耕地,建成优质粮食基地43万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粮食总产量达到37万吨以上,用占宁夏3.2%的耕地生产了全区10.5%的粮食。建成优质饲草基地28万亩,青贮玉米、苜蓿等产量近87万吨,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现代饲草体系。建成制种基地3.5万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20多个、使用权品种20多个,年生产销售玉米、小麦、水稻等种子1200万公斤,形成从良种繁育到示范推广的现代非转基因种子产业链条。

  畜牧业扩规增效。加速壮大奶产业龙头链主地位,建成万头规模智慧牧场17个,奶牛存栏扩规到15万头,奶牛单企养殖规模紧跟伊利、蒙牛、君乐宝,位居全国第四,日产鲜奶2100吨,年产75万吨,蛋白质等关键指标均优于欧盟标准。与蒙牛合资建成全球最大日产4500吨高端液态奶数智化生产线,自主投资建成日产100吨乳品加工厂,推出“宁垦牧场”系列高端乳品,深受市场认可,奶业迈出了由优质原料供应商向高端乳品生产商转变的步伐,有力带动垦区饲草、肉牛、生物肥等产业循环发展。建成万头肉牛育肥养殖场2座、万只肉羊养殖场1座,千头肉牛养殖场2座,年屠宰5万头肉牛(20万只肉羊)加工厂1座。依托自有优质奶公犊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肉产业,前连牧场高效育肥,后连市场屠宰加工销售,全年牛羊存出栏10万头(只),屠宰加工4万头(只)。

  葡萄酒延链强链。建有优质葡萄基地5.4万亩,占宁夏1/10。国宾、玉泉、金沙湾特色葡萄酒庄3个,年生产加工能力4.5万吨,占宁夏1/2。建成全国单体第二、年产1200吨暖泉白兰地酒庄,实现葡萄酒与蒸馏酒“双驱动”。建成投产万吨葡萄籽精深加工项目,填补宁夏葡萄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空白。研发推出一批葡萄红酒、蒸馏白酒、饮料饮品和葡萄籽油、原花青素等系列新品,葡萄酒产业形成了从葡萄种苗繁育及种植到葡萄酒研发及销售的全产业链。

  服务业提档升级。农文旅方面,开发打造了宁夏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推出萌宠乐园、特色民宿、马术剧场等旅游项目,全面提升旅游体验。农旅产业园重装升级、焕新启航。玉泉国际酒庄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黄河坛公园(3A级)、天湖湿地等旅游景区构建了农旅、酒旅、文旅融合一体发展格局,配套旅游酒店服务体系,由区内拓展至北京、上海,包括沙湖假日酒店、北京宁夏大厦、上海科创中心等,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以上。资产运营方面,全面整合垦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空置房产等闲置资源,组建资产运营平台,开发建设、销售房屋面积17.8万平方米。盘活闲置资产8.8万平方米,形成房产开发、资产盘活、商管运营多头并进发展格局。实施国土综合整治10万亩,新增耕地2.8万余亩。此外,金融资本、勘测设计、建筑施工、食品供应链等业态健康发展,为“草奶肉肥”一体化循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微信图片_20250318164232.jpg

宁夏农垦贺兰山东麓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二、持续推进土地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近年来,宁夏农垦全面开展土地合同清理,“大棚房”、农田非农化整治,推进国有土地确权,整治土地“三过”问题等工作,新增经营土地面积11.6万亩。建成集成管控、动态可视的“一张图”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从2022年开始,全面打响土地规模化经营攻坚战,制定落实“公管私种土地全部收回、管理人员承包土地全部收回、职工退休后承包租赁土地依法收回”等11条刚性措施,公管土地面积由不足5万亩扩大到27万亩,“六统一”(统一作物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产品销售、统一饲草加工)经营土地面积达到40万亩,土地“碎片化”难题有效破解,规模化经营效益显现,土地收益大幅增加,14家农场连续3年全部实现盈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68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35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98%,新技术到位率达95%,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三、扎实推进“两大行动”走深走实

  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面。宁夏农垦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单产水平的主要抓手,深入推进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1%以上。融合智慧监测、无人驾驶、机具精准、复合作业等数字技术,累计建成9万亩“智慧农场”,实现“三增三省一减少”。集成创新“盐碱稻田立体种养高效生态技术”、“滴灌冬麦后复种苜蓿”等技术模式9套,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高效技术示范项目48个,合计11万亩,青贮玉米亩产首次在宁夏突破6吨,苜蓿实现一年收割五茬,亩产干草1350公斤,达到宁夏最高水平,水肥一体化苜蓿单产提升31%。挂牌成立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宁夏分中心,“宁京1号”特级种公牛遗传水平、成母牛活体胚胎提取技术达国内一流。

  “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面。宁夏农垦充分发挥产业基础、技术力量、物资装备等现代农业方面优势条件,集成农垦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积极“走出去”。流转地方土地面积3.5万亩,良种辐射宁、蒙、陕、甘等省区,推广面积超100万亩。启动建设宁夏农垦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统筹垦区内外大型农用机械,开展“滴滴式”共享农机作业,垦区内作业面积19.62万亩,垦区外作业面积2.96万亩。在灵武白土岗、平罗红崖子、中宁太阳梁、红寺堡孙家滩建成8个万头规模化智慧奶牛场,为属地新增就业岗位1700余个,在牛场周边发展饲草基地10万亩,每年收购优质饲草料近20万吨,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共享农垦发展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318164234.jpg

  宁夏农垦乳业兴垦一场牧光互补项目

  四、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宁夏农垦扎实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2025),立足实际构建“1+2+12+X”综合改革体系和领导包抓层层落实的改革工作机制。“以改革办法破解农业职工社保难题”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案例。深入开展“十个专项行动”和“四个专项整治”,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制度机制,合并7家子公司组建宁夏种业集团,对牛羊生猪、资产运管和移交企业分类整合、注销重组,压减企业20家、精简19.2%,撤并集团总部职能部门2个、精简15%,19个牧场整合为17个。着力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剔除“庸懒散”,重组企业全部竞聘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41人,形成“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

微信图片_20250318164237.jpg

  宁夏农垦智能财务管理体系案例荣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五届(2024)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智能财务分析奖

  五、全面推进成本管控和管理增效

  为有效应对奶业市场持续低迷态势,宁夏农垦制定降本增效13条硬措施,全领域、全流程、全环节压成本、控支出、提效能,2024年综合降本4.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5%。其中,公斤奶饲喂成本降到2元以下,接近伊利、蒙牛饲喂成本管控水平,降低饲养成本3亿元。调整中长期贷款至50%以上,融资综合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降低融资成本0.49亿元。建设“三大中心”强化集成管控,率先在宁夏国企系统建成运行财务共享中心,将集团所有二三级企业133个账套全部纳入核算平台,“六层金字塔”智能财务管理荣获中国司库建设标杆企业大奖“司南奖”;搭建采购共享中心,集成625家源头厂家和大型供应商,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大宗原料稳定供应关系,累计开展业务264笔,降本1亿元、降幅10%;打造电商运营中心,统筹整合垦区权属公司平台账号、营销团队等资源,直播销售奶、酒、肉、菜等农垦特色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执笔人:安华)

  新闻链接

  宁夏农垦:锚定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三大建设”取得新成效

>>><<<

友情链接